4月9日,由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主办,学术科技部承办的“寻访红色基地,阅读红色经典”之调研报告分享会在行知组团D205举行。文学院党总支书记佘一萍、学工办主任张颖、分团委书记刘丽、辅导员王蒙出席本次活动。
首先,17汉师1班雷素婷同学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述自己初读以及再读茹志娟《百合花》产生的不同感受,指出“这是一部哀悼美好生命死亡的诗”,也是革命立场、人性情感、人道主义的融合,并呼吁作为正当好年华的我们,应常怀感激之情,感恩之心。同样来自17汉师1班的李一凡同学则从赵树理先生的《小二黑结婚》入手,就“‘主旋律’的叙事色彩”和“‘问题小说’的文学观”与大家进行阅读分享,深刻剖析了农村政治中的权力问题、农村思想观念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法治与监督。接着,18汉师4班俞颖超同学介绍自己寒假时对“夫子庙”、“六合文庙”、“江浦文庙”、“朝天宫”四所南京文庙实地调研,根据其发展现状提出商业化、重外轻内等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17汉语言文学王嘉璐同学也就茅山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随后,第九届“挑战杯”大赛晋级校赛代表——16汉师2班石一瑾同学,就选题的角度、撰写论文时的注意点、修改论文的方法与大家分享,特别提出选题切入点问题,以小见大,注意论文的格式脉络,着重考虑论文的价值,并强调答辩时应变能力的重要性。挑战杯申报18级学生代表——18汉语国际教育何波同学幽默风趣地讲述了自己申报时的小状况,鼓励大家多和老师沟通交流,积极参加各类科研、创业竞赛。
王蒙老师对比介绍了和文学院相关的本科学士专业目录和硕士专业目录,结合文学院2019年研究生报考专业和人数,给大家提供考研思路,除此之外,她还展示了社科院项目,号召大家广泛参加学术性竞赛。最后,佘一萍书记就同学们的分享和自己在挑战杯大赛答辩现场的感触进行总结点评,呼吁大家从经典和生活中探寻更深的文化价值,期待更多优秀项目深加工。
通过本次调研分享会,文学院学子在论文撰写、调研报告申报方面均有所收获,不仅有利于在今后的学业和学术中少走弯路,激发了同学们在科研项目申报的热情,而且给文学院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