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 学史力行-----文学院秘书学专业学生党史教育系列活动之一

发布者:陆小丽发布时间:2021-05-11浏览次数:682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大学生“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意识,59日,文学院18级和20级秘书学专业110余名学生,其中学生党员12名、积极分子10余名,在文学院翟志祥老师组织下一同前往江南贡院和中国科举博物馆开展“学史明理学史力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下午两时许,秘书学专业师生一行到达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江南贡院那古朴精致的建筑风格彰显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好似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召唤。在江南贡院的正对面便是中国科举博物馆,它与明远楼相对,博物馆如同一面古镜,倒映着明远楼那1300余年的科举历史。顺着贡院牌坊旁的楼梯向下走,周围外墙上有着如鱼鳞一般的瓦片,沿途的墙壁上刻着很多文字,这些字的内容是需要古人要熟读背诵的四书五经。进入科举博物馆楼里,从负四楼自下而上参观,拾级而上感受历史的变迁。首先到达的是科第世家的牌坊,这是朝廷奖励给明朝第一位状元吴伯宗的牌坊,也是馆内较有代表性的藏品。在古代,这是彰显身份、光宗耀祖的象征。从牌坊向内走是院落中庭,里面珍藏着四书五经,整体是四层通高的魁星堂。仰头看,魁星点斗,照亮四书五经、经史子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不同时期科举考试的制度变化和从科举考试中走出的一位位历史名人,还了解到了乡试期间,考生在贡院的号舍中历经九天六夜的考验与挑战,期间的辛劳更有“三场考试磨成鬼”的俗谚。

各种严格的制度规定无不体现了统治者重视人才选拔的态度。不仅约束考生更是约束监考的考官,从本源和他源的角度上切断一切可能影响科考公平公正的可能性,例如主考官赴任时不许携带家眷,不许携带过多的随从,不得与外界接交,不准游山玩水等等。途中代步用的轿子也要被贴上封条,到达居所以后立即封闭馆门,以防作弊。

一个又一个历史名人从江南贡院里走出,有人拔葵去织,有人两袖清风,更有人希冀于天下大同,在多诡云谲的历史进程中有王朝兴替、政权更迭,但科举制度却伴随着中华文明史行之渐远、历经千年。今天,从文化的角度观照反腐倡廉建设,科举制度所遵循的公平公正原则,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蓬勃的生机。学习历史是为了鉴史问廉,从古至今,反腐倡廉一直是一个不断被追问的时代命题,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正风反腐的大背景下,领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兴衰史,对现今选拔人才,为国求贤,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中国的历史为制度的建设提供了最深入的佐证。

移步到明远楼,走进了古人科考时的场所,体验了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静心书法的过程,我们切身体会到了科考的严肃和过程的艰辛,这维护的不仅仅是科考制度的公平公正,更促进了中华文明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21世纪青年大学生,我们心中更要树立规则意识、坚守诚信底线,维护考试的纪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学党史·强信念·更党走党史主题教育中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守,能够明白砥砺前行的真正意义。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学习科举制度正是向历史学习,反思当下,进而不断行稳致远。

这次活动让同学们收益匪浅,传承和发扬了科举制度廉洁的精神,同时,更加深了同学们对党史学习的理解,领会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时代意义。


中国 江苏 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方山校区: 江宁区弘景大道3601号行知组团C楼
邮编: 211171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