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调查团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9-14浏览次数:1243

  

吴语调查团报告

一、前期调查

方言,通俗地说就是各个地方的土话,即地方话。分布在苏南和浙江一带的吴语是中国第二大方言,苏州话则是吴语的代表。在江南秀美山水的孕育下,苏州话被称为“成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距今已有约2600年的历史传承。苏州话被誉吴侬软语”。吴方言作为中国七大语言之一,是中国境内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其形为吴方言中最好听的方言,甚至有“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他乡人讲话”的说法。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发现,人们使用方言的频率越来越少,在2007 年,题为 《从苏州话的变异看方言保护》一文中,有学者对部分苏州市民进行了“苏州话使用情况”的调查。而在此调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现在的苏州人并不都会说苏州话”。“虽明确自己不会说苏州话的只有 11.54%, 但加上不太会说的人,比例达到 30%。 而在 7 岁以下, 8—14 岁这两组中,不会与不太会说 苏州话的二者比例之和竟占到 56%、45.46%”。随着人口的大流动、大迁移, 各种语言的混杂应用以及普通 话的普遍使用, 不少苏州人不会讲流利的苏州话, 大多数新苏州人基本上听不懂,更不会讲苏州话。可以说,苏州方言正面临着削弱的危机。在2012年,有学者又在07年的问卷基础上就同样的调查内容、被调查人数,对苏州市民又一次进行了“苏州话使用 情况”的随机问卷调查,问卷就苏州话的使用情况、 平时使用的语言、 对苏州方言的保护态度等各方面展开。而这一次的调查结果显示:首先, 能够讲一口流利的苏州话的人数减少, 完全听不懂苏州话的人数增多。 其次, 平时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人数逐年增多。这其中,在 7 岁 以下儿童组中,不乏父母亲双方,甚 至祖父母辈都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 有相当好的学说苏州方言的语言环境者。 但是,即使这部分儿童中 有很多人在家或者在学校都用普通 话交流, 很多幼童甚至只能听懂零星的苏州方言的词汇,已经不会用完整的苏州话的思维方式进行交流。

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空间站》报道,最近,一项有关方言的调查出炉,苏州话的青少年使用率全国垫底。调查发现,以重庆为代表的西南官话遥遥领先,而吴语排名却是垫底,特别是苏州话,能熟练使用的青少年只占2.2%。有人说,“好多小孩子已经不会说苏州话了,走在大街上能说一口标准和流利的苏州话的,大部分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很多苏州本地孩子的家长也反映,孩子根本不会说苏州话,只会说普通话。有记者调查发现,在平江中学初二年级的两个班级,听得懂苏州话的学生有六成左右,但平时可以用苏州话交流的学生两个班里都只有五六个人,不超过全班人数的15%,实际上这15%的学生也常有“想要用苏州话表达一个意思却绕不过来”的“卡壳”现象。同时在上海还采用上海话进行公交报站的背景下,苏州的公交车上已经逐渐取消苏州话报站了。在知乎上,也有不少人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部分人是抱着一种冷漠态度觉得这样很好,反而认为方言报站是对外来务工人员一种“不尊重”一种排外,而大部分还是不赞同方言报站取消的,是一种语言文化逐渐失去地位的预兆。从小到大来看,由一种方言可以放大到文化来说。地方文化因为种种原因而逐渐式微,针对这一现状,引起我们深思,进而在前人调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调查实践。

二、问卷设置及调查方向的思考点

一、人群的年龄分布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我们猜测,年青一代的人对方言的使用情况会有所减少,当然,之后的调查也证明了我们这一点猜想是正确的。相比之下,年老的长辈受吴语方言的影响根深蒂固,一方面他们可能不太热衷于接受新鲜事物,另一方面他们的年龄也限制了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接受新鲜事物。如果说对普通话的普及来说这是个不太好的情况,那么对于方言的保护与传承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们醇正的方音和对传统地方语言的热爱都会对我们团队的方言保护调研有巨大帮助。同时,对于年轻人乃至幼儿们不会使用方言或者不愿意学习方言的情况,我们也会通过调研结果积极想出对策。

二、人群的地域差异

首先,我们设置两个选项,一个是正宗的苏州本地人,一个是外来人员,相对于苏州本地人,外来人员的方言使用情况就更为复杂。第一点,他们可能会觉得吴语方言比较难,发音和语调等相对于蜀地方言、北京方言更不易学成,学不会也就不想学了,循环如此,所以即使有人移居苏州很多年依然不会使用吴语方言。第二点,他们不愿意使用吴语方言是因为觉得学习它没有必要,不方便交流,反而使用统一的普通话更有利于生活和工作,这也是方言与普通话的矛盾之处,对这个问题我们更应该深入思考,寻找解决措施。

三、语言教育的倾向性

为迎合国家全民学习普通话的政策,如今苏州的学校几乎清一色使用普通话教学,其一是更方便讲解教学内容,其二是家长也会觉得使用普通话教学比较正式,这也就又涉及到家庭教育的问题,“在家中您和您的孩子更多的是使用方言还是普通话?”,这样的问题设置能够显而易见地暴露问题。问题涉及苏州居民对于公交车报站时候使用普通话和方言的看法,借此来了解百姓对于方言问题的看法及是否具有保护苏州方言的意识。

四、听得懂与会说苏州方言的差距原因

我们猜测,苏州方言的使用情况与当地以及外来人员在苏州居住时间长短有着紧密联系。像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即使没有刻意去学习苏州话,他们也大多能听懂或会蹦出几句苏州话,但是对于外来人员则大相径庭,受婚嫁等因素长久居住在苏州的居民几乎都能听懂苏州话,也会说少量苏州话,但是对于只是工作在苏州或是暂时居住在苏州的人来说可能都听不懂苏州话。时间方面肯定是主要原因,吴语方言本身的难易和苏州话在当地的推广和使用情况也是有一定的影响,根据调查的结果来看我们的猜想也是具有一定的正确性。

五、探究吴语方言的保护措施

方言的使用和普通话的普及两者之间的平衡一直是难题,我们将从大方面的政府政策、社会以及学校的宣传教育、苏州居民对方言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等由大及小来思考措施。问题提及到家长和小孩是否愿意或赞同参与到学习苏州方言的各式活动中去,借此来更好地了解苏州居民的想法并提出一些更具实施性的建议。

  

三、调查纪实

7月4日,刚到达苏州车站的时候,我们采访了一位滴滴的司机,据他说来苏州已经3年了,家是安徽的,虽然可以听懂苏州话,但是还不能熟练的说出来,只会一些简单的苏州方言,他觉得苏州方言还是太难了。由于吴语区经济相对发达,随着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很多当地人已经将普通话和苏州话作为同时使用的语言了,吴语区正在逐渐成为双语地区。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很多学生渐渐将普通话作为常用语,吴语的适用范围在学生中正在逐渐缩小。双语现象的产生也许是所有地方方言都会面临的现象。双语现象产生的好处是对外来人口尽快融入当地生活环境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反之思考,若双语现象长此以往,有可能产生语言融合即“语言替代”或“语言换用”。虽然普通话的普及更有利于不同地区群众之间的相互交流,也使外国人进入中国学习交流提供了便利,但是每个地方都应该保护好自己的方言,因为它不仅仅是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为研究中国地域文化提供了十分好的素材。

寻访路上,我们采访了一位在临街店铺定制铝合金门窗的大叔。大叔显然是在休息,嘴中叼烟,双腿放松蹲在路牙上,神情悠然,看见我们一大帮人涌过来显得有些茫然。我们表明来意后,大叔便展现出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他伸手回身指了指自己的两个孩子,告诉我们,他今年四十未到,是江西人,但家中两个男孩都是在苏州出生,苏州长大,老大已经上初中,老二仍在读小学。谈到方言,他坦言道,自己十九岁那年随师父来到苏州,至今已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年了,却一直对当地人的方言感到一头雾水。“我脑子不好,不如两个小家伙。”说到这里,大叔笑着自嘲道。我们问他,两个儿子是否还记得自己的家乡话,大叔的回答令我们深以为然。“我两个儿子,虽不常回老家,老家话也是听得懂,且能够说的。当然,时代在变化,为了两个儿子未来在这里的发展,如果他们愿意学习苏州方言,融入这里,我一定全力支持”,大叔笑着说完这些,又嘬了一口手里的半截香烟。

我们的调研自踏入苏州城的第一刻起就未曾停歇即便是在轻松愉快的晚餐时间熙来攘往的海底捞也是我们的调查地点我们在餐桌上分享白天的所见见闻互相交换各自的意见与观点苏州这座城市也是一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典型她有着巨大的经济体量这是世代耕耘在这里的老苏州与体量巨大的新苏州居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我们临时起意决定在海底捞店内随机采访几名工作小哥第一位小哥来自陕西西安面对我们的采访显得很大方他把双手揩净往腰际一搭很快便进入了状态他口中的苏州话“难懂但好听”,作为一个北方汉子,轻柔软媚的吴地方言的确是令人费解的,但纯粹的音律上的美感却能跨越意义的鸿沟。我们问他是否愿意深入学习苏州话,他回答说,“有朝一日我扎根于此,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无数努力奋斗的当代新苏州人的影子。第二位小哥来自安徽,他显得腼腆一些,但面对我们的采访却分外有兴致。可能是由于地理位置相对较近,这位小哥回答说,他偶尔可以辨识出苏州话中的一些词汇和表达,但遭遇到语速快的说话者,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问题问到一半,邻桌的客人需要加菜,我们便暂时停止了采访。本以为小哥会忘了这件事,没想到不多时他又站回到我们的桌旁。面对我们“苏州话好听么?”“是否愿意学习苏州话?”的提问,小哥的回答很爽快,他来这里工作已经大半年了,从内心中已经接纳了这座城市,也早已爱上了她的音容笑貌。

  

四、调查总结

通过对苏州地区语言的使用情况和语言使用者态度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普通话作为中国的通用语,其主导地位已经确立。普通话被认为是最受喜爱的重要语言,它代表着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交流的主要媒介。

2.作为母语的苏州话,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已经逐渐沦为弱势语言。尽管人们对他们的母语有着特殊的感情,但是由于缺乏政府的保护和支持,苏州话没有被列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中。在丧失平等发展机会的条件下,苏州话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成为弱势语言。从语言生态全局观念来看,如果我们消灭了各种方言,实现了语言文化的“大- -统”,我们的语言文化就不会这样五彩缤纷。一方地域的语言文化是一方水土的独自创造,是对人类多元文化的贡献。每个人都有权使用自己选择的语言,特别是使用自己的母语表达思想,因而捍卫文化的多样性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不可分的。保护地方特色语言,就是捍卫社会和谐文明。

    总之,在苏州这座古典与现代兼具的城市中,各种语言的地位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政策的引导都加速了英语的扩张,加之劳动人口的快速流动,也加速了普通话的全民普及。社会发展速度的大大加快是造成方言逐渐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近几十年来,我国普通话推广工作成效显著,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都大力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讲普通话,甚至思考时也用普通话,这些因素导致苏州话的使用者日益减少,人们的语言态度发生改变。因此,苏州话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语言环境遭到人为破坏,语言生态的失衡不可避免。苏州方言孕育了苏州文化体现了苏州文化特色,两者是皮和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而对苏州地方特色语言的保护也是对苏州地方特色文化的持续性支持,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苏州话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I.以国家法评为支撑,正确定位方言

我国法律中有保护方言的相关规定,但实际上并没有很好的落实。所以我们应该端正态度重新认识方言的价值。把方言保护落到实处,积极保护我国的语言文化,保护方言发展。首先,要从法律方面对方言发展加以认可,并采取积极的保护态度而不是坐以待毙的消极心理。

保护苏州方言,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取消在教学过程中以普通话为规范,打开对于方言思维的限制。在学校,同学们会说普通话的同时不应该被强行禁止使用方言。对于学前教育或者幼儿园教师更不应该灌输普通话是标准话这个思想,因为语言是没有谁比谁更标准这一说的。每种语言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和被使用的价值。因为小孩子本身没有辨别能力,在他们学习语言的能力极强的时候应该让他们用方言交流,随着年龄增长,普通话的学习和过关考验会让他们有学习普通话的机会的。

2.提高保护苏州方言的意识

    每一位苏州百姓.都应该以会说苏州话为骄傲。不必随波遂流,每个人都有使用自己喜欢的语言的权利,热爱自己的文化,热爱家乡的语言是值得自豪的事情。讲曾通话的人们也不应该对说方言的人有任何看法,对方言的正确认识是保护方言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大家端正对方言的态度,从心底消除对某一方言的歧视, 并且从保护国家语言文化的角度去对待方言,认识方言,才能在这个方言流失的大背景下,拯敷苏州方言文化。否则,当苏州方言在一点一点被人们遗忘的时候,我们失去的是这些语言承载的世世代代的历史文化。

  3、 积极宣传促进苏州方言发展

    “为了促进方言发展.我们可以积极宣传,通过媒体、广播,让方言充分展现自己。很多人应该都看过东北方言版猫和老鼠》,或者看过山东方言版的《熊出没》,这就是方言保护的好方式。”我们可以用苏州方言来改编好看的动画片,让孩子们有学习方言的机会,并在学习中体会母语带来的快乐。苏州电视台也应该开设苏州方言的节目,了解苏州的历史和文化,比如可以表演昆曲和苏州评弹,让当地人们有机会听到、学到家乡的艺术。

我们可以在中小学开设昆曲或者评弹的学习兴趣小组,鼓励孩子对昆曲等苏州曲艺进;同时,可以携行了解;也可以在当地举办适合中老年娱乐休闲的曲艺会馆,免费让大家学习参观手相关部门操办苏州文艺比赛。每年定期举行,这样便可以提高大家参与的兴趣.达到对苏州方言文化传承的目的.

  

中国 江苏 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方山校区: 江宁区弘景大道3601号行知组团C楼
邮编: 211171
官方公众号